为航天员铺就“回家路”的攻关之旅-凯发k8国际首页

当前位置:凯发凯发官网首页官网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 >  > 岗位建功

为航天员铺就“回家路”的攻关之旅
来源:新闻中心
发布时间:2023年05月04日 编辑:新闻中心

  编者按:

  坚定理想信念,勇担青春使命。他们是“全国工人先锋号”集体,他们是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集体,他们是实干奋进的优秀青年团队……他们坚定理想信念,练就过硬本领;他们奋勇向前,积极投身强国强军伟业。即日起,我们推出《奋斗者·正青春》系列报道,多领域、多侧面挖掘青春纪实,多视角、多形式讲述奋斗故事,凝聚更加强大的青春奋进力量。

 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,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,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、刘洋、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,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。

  在这成功的背后,22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全力备战、精诚合作,圆满完成本次任务。

  

  “为航天员铺就温暖‘回家路’,就是我们的攻关之旅。”团队负责人宋磊表示。

  神舟十四号返回搜救任务,是在东风着陆场开展的首次冬季夜间返回,极寒和暗夜对搜救回收是极大的挑战。当飞船开始返回时,团队成员都在焦急地注视着、等待着,直到听到口令,大家才稍微松了一口气。

  这个口令的发出,说明定向仪指示准确,捕获到了信标,返回舱冲破“黑障”、顺利打开了降落伞,正在按照正常程序返回。此时,定向仪作为核心装备,犹如一双“慧眼”正顺着信号源“紧盯”返回舱,并发出“信号跟踪正常”的调度口令,引导搜索力量迅速向落点靠拢。返回舱平安着陆,团队再一次做到了“舱落机临”,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,大家欢呼雀跃、热泪盈眶。

  辉煌的背后,是团队一代又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,坚守“为航天员顺利出征、安全健康返回提供科技支撑”使命,传承精神、接续奋斗,在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史上留下的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印记。

  团队成员李蕤主要负责海上保障。为了顺利完成船载定向仪的安装和对接演练,他多次上船,爬上数十米高的桅杆顶端,晕船更是家常便饭。小型搜救船只速度快但颠簸剧烈,每次上船都要克服难以忍受的剧烈晕船反应,有时连续几天晕船呕吐,对于身体来说是巨大的考验。由于搜救船只船舱空间有限,在每次的海上试验和执行任务中,22所团队只能有一个人上船,这个人肩负重任,无论晕船反应有多强烈,任务也务必要完成。有时为方便操作设备,执行任务的同志甚至在甲板上和衣而睡。

  地处大漠戈壁的东风着陆场,也镌刻着团队成员无数次攻关克难的脚步。零下几十度的沙漠冬夜,骄阳炙烤的夏日正午,都曾有过他们试验的身影。团队成员李有生说,“遇上黄沙漫天的时候,风沙像刀割一般打在脸上,生疼。”这群“追星星”的人,也有苦中作乐的惬意。“如果能赶上好天气,我们就数星星,平时在城市里根本看不到这样璀璨的夜空。”他们以沙海为床、星空为被,仰望茫茫苍穹,追寻太空探索之旅。

  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,我国密集实施载人航天任务,该团队也开展了科研大决战。20个月内,团队实施了1000余次实验、测试,形成了各类论证报告、设计报告、测试报告等图纸文件近千份,设备交装后,配合部队实施大小训练、演练近百次;会同所里其他部门,直接参与任务近百人次;累计陆上行程10万余公里,海上航行近2万海里。

  在实战演练中,团队新交装设备多项关键指标均超过国内同类产品,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赞扬。

  以科研助力航天梦,一次又一次精心护航飞船“稳稳的成功”,一次又一次见证并创造着中国人逐梦太空的新纪录。22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以不竭创造力铸就闪亮精神丰碑,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青春力量。

网站地图